

借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澳門該如何發展?
參考:粵港澳大灣區??時間:2019-03-02
澳門的焦慮感,借港粵澳大灣區規劃的契機,澳門該如何破局呢?
試圖轉型的澳門,正努力撥開云霧,釋放澳門被掩蓋的光芒。乘借港粵澳大灣區東風,澳門如何避免再次拖入高度依賴博彩業的窠臼、非博彩業協同發展如何落地、澳門獨特魅力究竟如何凸顯、外界提起澳門便是賭錢的固有觀念如何改變?
基于澳門的歷史和現狀,林玉鳳提出,澳門或許可以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將自己定位于“文化交流使者”的地位,澳門獨特的自身優勢,是香港等其他城市所無法比擬的,作為十幾個葡語系國家的連接點,澳門是最早懂得如何和外國和西方打交道的地方之一。
作為港粵澳大灣區中的一環,澳門獨特的歷史人文特點,尤其是與葡語國家的聯系,以及非常發達的博彩、旅游、會展業,澳門在大灣區建設中的地位不能忽略。“立足于澳門的特殊歷史文化與經濟特征,發揮澳門的獨特優勢來支持和配合大灣區的發展,同時也為澳門自身發展增加經濟腹地和發展后勁”,柏文喜如是說。
澳門試圖加強存在感,經濟多元化引起澳門政府的高度關注。加強中葡經貿合作,推動酒店業、旅游業和博彩業協同發展,澳門政府想借此扭轉博彩業一家獨大的尷尬局面。“為配合行業發展,及加大推廣澳門作為世界旅游休閑中心的美譽,有需要強化旅游配套設施,促進行業多元化發展,以提高整體旅游設施及產品的素質”,澳門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在引介時說。
澳門有世界上最好的酒店、米其林餐廳,每年都有許多國際性會展、賽車比賽、文創產業,以及巴西、秘魯等葡語系國家的商貿。圍繞這些優勢資源,澳門當局正不遺余力地推動非博彩業的協同發展。
逐漸便利的交通,使得游客出入澳門不再是跋山涉水。2018年港珠澳大橋的開通,提升了前往澳門的便利程度,為澳門帶來更多的內地和香港的賭客。這些客流主要來自珠江口附近城市、高鐵等交通便利的華中華東地區等、香港本地人;另一方面,輕軌氹仔最快只需一小時,大大減少了廣東省北部旅客赴澳的時間及不便。蓮花口岸的擴建,深中通道的建成,澳門周邊基建日趨成熟,增加了旅客赴澳的流量。
港粵澳大灣區規劃之下,澳門的資本將會延伸到、珠海、中山、江門、肇慶等城市”,蔡家祥認為。隨著大交通的全面打通,作為港粵澳大灣區規劃中的一環,珠海、橫琴、江門、肇慶等城市,將成為澳門這個小而富有之地的大后方。據梁上燕透露,繼教育之后,澳門也會將醫療移至橫琴島上。如香港一樣,土地私有化的澳門到底有多缺土地?受澳門土地的限制,2009年6月27日,中央批準澳門大學在廣東省珠海市橫琴島上建設1.09平方公里的新校區,這個新校區,能夠容納澳大遠期規劃中的1.5萬名學生。
澳門對外來投資客并不拒絕。在整個港粵澳大灣區中,澳門的限購政策頗為松動,對非本地居民購買住宅,只需要額外10%的稅款,買車位、車庫、寫字樓、商鋪則無額外款項。并且,金融政策也頗為寬松,澳門的按揭利率最低2.25厘,最長貸款時間可達35年。
借港粵澳大灣區規劃的契機,我們可以看到澳門在充當“文化交流使者”、大推廣澳門作為世界旅游休閑中心的戰略上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最近幾年港澳都在面臨游客的進入。這次我看到整個澳門春節是爆關、爆城,都滿了。”米健認為,“澳門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為是開放的,是國際化城市。”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局長米健表示,越來越開放是時代大勢,澳門之所以有今天,就是因為其是開放的國際化城市。
如此方能抑制大灣區時代澳門焦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