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自由港有哪些重要的自由制度政策?
參考:城市競爭情報??時間:2018-04-19
香港連續第23年位列“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榜首。堅持自由港政策,正是香港一百多年來,從一個漁村逐步發展為世界貿易、金融中心的核心精神。那么香港自由港到底有哪些自由制度呢?這些自由體現在何處?香港自由港制度政策實際上就是香港的完全不干預政策,在香港除極少數本地法律所明確限制的領域及行為外,經濟活動基本上不受干預,享有高度的自由,香港自由港制度政策主要體現在香港自由貿易制度、香港自由企業制度、香港金融自由制度、香港自由出入境制度四個方面,下面來從香港“積極不干預主義”思路下的來分析香港自由制度政策的四種主要表現形式:
香港自由港制度政策——自由貿易制度
香港特區的法律制度健全,具有公平、公開、公正的經營環境。香港的自由港政策建立在高度成熟的市場法制基礎之上。香港的條例和附屬立法有1000多件,而經濟法規約占總數的45%,這些法規構成了自由競爭“游戲規則”的基礎。
一是香港自由港制度中有對進出口貿易不設置管制。除對危險藥物、槍械、動植物、瀕危物種、肉類及家禽等物品的進出口實施法律管制外,進出口貿易(包括進出口商品種類、進出口商品價格、貿易主體的身份和進出口市場的選擇等方面)都不受管制,享有極為廣泛的自由空間;
二是香港自由港制度不設置關稅壁壘。除對煙草、酒精、甲醇、碳氫油類這4類商品征收進口關稅及消費稅外,一般進口貨物都不需繳付進口稅或關稅,進出口貿易“門檻”極低;
三是香港自由港制度的權限下進出口手續極為簡便。除少數受貿易管制的商品需進行事前申請并獲批準后才能進出口外,一般商品的進出口無須報批,辦理的手續只需于14天內向香港海關遞交一份填寫完整的報關表即可;
四是香港自由港制度中外來船舶免辦進港申請及海關手續,實行非強制引水,關檢及衛檢手續簡便,并豁免港口行政費,物流體系流暢。
香港自由港制度政策下的嚴密的法規和條例,使得在香港從事任何經濟活動,都可以找到法律依據,并受到法律的監督。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香港這些經濟法規又在不斷地進行補充、修改、完善。
香港自由港制度政策——自由企業制度
一是香港自由港制度下的自由進入及經營制度。在香港,政府只對金融,電訊、公共運輸、公用設施及部分大眾媒體等行業進行監管,其它絕大多數投資領域的進入及經營均是由投資者自我決策的。同時,只要企業依法經營,政府絕不干涉其經營活動。香港自由港制度下不征收資本增值稅或紅利預扣稅,在征稅方面采用地域來源原則,只對源自香港的利潤或收入征稅。香港奉行低稅率簡單稅制,企業的利得稅率為17.5%;
二是香港自由港制度中企業進入及經營門檻低。投資者在香港可成立有限公司、擔保有限公司及無限公司,手續簡便,更有專業人士可提供協助。在香港注冊公司,如文件齊備,最快可在4個工作天內完成;
三是香港自由港制度中的國民待遇制度。在香港設立并經營企業,不管資金來源為本地或海外,資產所有制為集體或私人,均享受一視同仁的“國民待遇”,不因身份不同而受歧視或偏袒。政府對企業所采取態度均為“你投資,我歡迎;你賺錢,我收稅;你虧損,我同情”。企業經營環境頗為公平。
香港自由港制度政策——金融自由制度
香港作為全球領先的金融中心,已經實現了資本項目下的完全開放。香港實行自由匯兌制度,是亞洲地區唯一的沒有離岸業務和本地業務之分的“一體化中心”,其貨幣市場是全球最開放的市場之一。具體表現為:投融資匯兌較為自由、資金跨境自由流動有保障。二戰后,隨著香港經濟起飛,百業繁榮,股市蓬勃發展,特別是港府采取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政策,包括解除外匯及黃金管制、“解凍”銀行牌照、取消存款利息稅等,使得外資銀行及跨國金融機構大舉涌入香港,香港金融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邁向多元化及國際化時期。作為自由港區,香港的外匯管制一直較為寬松。外匯、黃金及鉆石等可以自由地進出香港,各種貨幣可在香港自由的買賣及匯兌。
投融資兌換較為自由。香港是世界第三、亞洲第一大金融中心城市,不僅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監管機構,更沿用了符合國際標準的會計準則;加上網絡遍及全球的銀行體系,令資金和資訊全面流動且不受限制,再配以先進完善的交易、結算及交收設施,香港可為國際投資者提供便利的融資和服務。
香港自由港制度政策——自由出入境制度
香港自由港制度中一向實施寬松和開放的出入境政策。香港自貿區人口和勞動力跨國流動頻繁,自貿區范圍內出入境和就業需要具有較高自由度。香港作為自由港,人口流動和勞動力流動擁有很大的自由性和國際性。現在約有170個國家和地區的國民,可獲免簽證來港旅游7至180日不等。在香港,特區政府與眾多的外國政府簽有協約,使持特區護照的香港居民赴海外旅游或辦理商務,在很多國家均可享受免簽證入境的待遇(境外人員進出香港也享受同等的待遇)。不過,雖然香港政府對訪問香港的旅客及對香港發展有貢獻的人士,盡量提供方便的入境安排,但在制定和執行入境管制政策時,香港政府會限制移居香港的人數,使香港人口增長維持于可接受的水平。
除了香港自由貿易制度、香港自由企業制度、香港金融自由制度、香港自由出入境制度所體現的貨物貿易、金融自由、資金自由、經營自由、投資自由等特性,香港的信息及新聞自由程度在世界上也是頗高的,這使各種各樣的信息可自由地進出香港并于香港集散。香港的資金、人員等其余生產要素流通的自由度都被《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評為世界前列,使其有享譽全球的營商環境,從而吸引了大量的外國投資,為貿易和其他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機會。
香港自由港港背景閱讀:香港的自由港的范圍包括整個香港地區,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1840年鴉片戰爭之后,香港成為自由港,推行自由貿易政策。香港從轉口貿易起步,現在已經成為經濟結構多元化的自由港。2017年2月,美國傳統基金會發布每年一度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報告顯示,香港地區連續23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