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物流通關新政策:“一單兩報” 與 “跨境一鎖” 計劃拓展
參考:經濟日報,深圳衛視??時間:2025-03-07
香港作為國際貿易與物流的關鍵樞紐,在全球物流版圖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香港在物流與交通運輸領域持續創新,深圳海關與香港海關緊密協作,一系列舉措推動著區域物流效率大幅提升,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深港智慧口岸建設與創新通關模式
深圳衛視近日專訪香港特區海關關長陳子達時透露,深港兩地在通關政策優化上不斷發力。未來,重建的皇崗口岸、沙頭角口岸將實行 “合作查驗、一次放行” 模式。這種創新安排將極大便利兩地人員與貨物往來,有望大幅縮短通關時間。以傳統通關模式為例,人員或貨物在口岸往往需要經歷多次查驗與手續辦理,耗時較長。而 “合作查驗、一次放行” 模式下,旅客或貨物在同一柜臺即可完成兩地海關查驗,大大簡化流程。
香港海關還在積極構建具備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能力的 “海關云”。科技賦能海關查驗,可精準識別攜帶違禁品人員,同時減少對守規旅客與貨物的檢查頻次,在保障安全的同時提升通關效率,優化物流體驗。
“一單兩報” 與 “跨境一鎖” 計劃拓展
香港和內地海關持續優化 “一單兩報” 計劃,目前內地與香港貨物 “一單兩報” 已涵蓋所有經陸路口岸進入香港的貨物。預計今年第二季或之前,該計劃范圍將拓展至從香港發往內地的貨物。內地企業將貨物資料提交到 “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 后,資料會加密自動推送至港方 “道路貨物資料系統”,香港企業可直接獲取資料辦理本地報關手續,大幅降低報關時間與錯誤輸入概率。
“跨境一鎖計劃” 也在不斷拓展。截至去年 12 月底,計劃下設立的清關點達 93 個,其中廣東省有 66 個清關點,香港海關還在與南寧海關研究將計劃拓展至廣西壯族自治區。該計劃以 “跨境一鎖,分段監管” 為原則,使用同一把電子鎖及全球定位系統設備,減少貨物在兩地出入境時被海關重復檢查,加快貨物轉關流程,降低物流成本。
交通運輸升級,助力物流發展
口岸貨運能力提升與交通布局優化
自內地與香港恢復全面通關以來,香港各口岸出入境人員約 3 億人次,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出入境車輛約 1490 萬架次,達到疫情前 95% 的水平。為適應日益增長的物流需求,香港在交通運輸基礎設施上持續升級。在口岸貨運方面,深圳灣口岸貨運通關量不斷加強,重建的皇崗口岸將港方口岸搬到深圳,與內地口岸共同進行 “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這一舉措將進一步提升口岸貨運處理能力,優化區域交通布局,促進貨物快速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