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貨運通關暢旺,香港物流經濟明顯回暖
參考:人民日報海外版??時間:2023-03-03
-
葵青貨柜碼頭是香港最主要的貨柜物流處理中心。這片由青衣、葵涌與昂船洲圍成的狹窄區域,恰好位于整個香港的幾何中心。站在高處俯瞰,林立的吊車、往來的巨輪以及密密麻麻的集裝箱,展現著當前香港經濟復蘇的蓬勃生機。
香港本地經濟明顯回暖
“從貨車的發車頻率來看,最近這兩個月的行業復蘇是非常明顯的。”在位于青衣的招商局物流中心大樓,中國外運(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孔祥崢告訴記者,13層的物流中心有10層都是倉庫,一部分自營一部分出租,現在無論是自營的還是出租的,使用率都已經達到了100%,倉庫的貨物周轉率也終于上去了。
孔祥崢入職招商局集團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參與招商局物流中心在青衣建設用地的招投標。從事物流相關工作十余年,對于青衣,孔祥崢再熟悉不過。“從我們這里出發到香港國際機場、深圳灣口岸、皇崗口岸、或香港島,車程都在20分鐘以內。”孔祥崢說,過去這七八年,青衣陸續建成了4家大型物流中心,已形成了規模效應,從往來的貨車頻率即可窺探香港經濟的景氣度。
在招商局物流中心2樓的倉庫,有幾座貨架上填滿了空心的塑料滾筒,里面裝著一卷卷顏色各異的布料。“這是我們最近業務量特別高的一批貨。”孔祥崢介紹,這些布料是一家北京企業從意大利進口的西裝面料。受疫情影響,前兩年西裝銷售不景氣,面料的出貨量持續萎縮。“內地與香港有序恢復通關的消息傳出后,面料的出貨量突然暴增,過去3個月已出了近兩千單。”孔祥崢說。
從中國外運(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自營的物流業務來看,近幾個月本地消費產品的物流操作量同比增長了50%到100%,服裝面料以及餐飲相關行業的物流操作量同比增長了約50%到70%,而建筑市場的工業消費品方面約有20%的上漲。“這表明,香港本地旅游業、高端服務業等明顯回暖。”孔祥崢認為,以目前的復蘇勢頭,到今年三四季度,公司的業務量有望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香港優勢獨特前景廣闊
作為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貿易及物流業占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約1/5,其中航運承擔了香港近90%的對外商品貿易量,是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重要支撐。
“就港口來說,香港是重要的國際中轉樞紐港,在自由港地位下,不單政策更國際化和寬松,貿易及通關的便利性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招商局貨柜服務有限公司運營著香港唯一的中流作業碼頭,可聯系大灣區及沿海近40個港口。公司副總經理戴廣超認為,從數據看,香港中轉箱業務近些年雖有部分下滑,但韌性較強,2021年仍完成1098萬標準箱,占總吞吐量的比例也從2018年的52.3%上升至2021年的61.8%,再加上香港高質量的海運及海事服務,香港在國際中轉貨物上具有獨特優勢,“我們依然對香港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和期盼”。
憑借多重優勢,香港在國際航運業中占有獨特地位:香港是世界第四大船舶注冊地;國際航運公會2019年在香港設立中國辦事處作為其倫敦總部以外的全球首個辦公室;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于2020年9月宣布,把香港列為第四個指定仲裁地,香港躋身世界頂級海事仲裁中心之列。
“香港有很好的條件,發展成為區域內高端、高增值的物流服務中心。”孔祥崢提到,疫情這些年雖然公司整體業務量有萎縮,但以電子元器件、時尚品為代表的高增值貨品業務韌性卻很強,在貨物總量中的占比明顯提高,“這類貨物對倉儲物流的管理水平和配送效率要求很高,香港有自由港優勢和高素質的勞動力,完全有條件發展高端物流服務。”
在招商局物流中心的2樓倉庫中,記者看到除了正在搬運貨物的工作人員,還有拿著放大鏡在檢查布料的,有正在為某進口瓶裝飲料貼標簽的。“作為物流運營商,我們現在不光負責貨物的倉儲和配送,還會提供質檢、包裝等增值服務。”孔祥崢表示,香港土地成本高,有必要也有條件借助數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目前大家都在數字化和智能化的起步階段,業界非常期待能夠獲得政府政策和資金層面的支持,以科技推動物流及航運業的轉型升級。相信只要找到合適的路徑,香港一定能在國際貿易中繼續綻放光芒。”孔祥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