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回歸廿五年,粵港澳“三聯三同”實施情況
參考:南方網??時間:2024-12-23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粵澳貿易進出口達158.8億元!海關支持服務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新聞發布會實錄,拱北海關副關長楊海介紹廣東省內海關支持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相關措施和成效等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拱北口岸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方面開展了很多創新。剛才主發布人有提到“三聯三同”的機制,請拱北海關介紹一下這個監管模式具體的實施情況。
楊海:“三聯三同”監管模式是拱北海關于去年1月在全國率先開展的優化供澳冰鮮水產品通關的改革創新。目前,每天經拱北口岸輸送澳門的鮮活產品約400余噸,占到澳門市場的八成以上,產品品類包括蔬菜、水果、水產品、活畜、蛋奶、冰鮮肉等六大類,貨源涵蓋多個省份。其中,內地供澳門冰鮮水產品100%來源于拱北關區企業,一直存在批次多、品種雜、通關時效要求高等特點。
針對這些需求,拱北海關堅持問題導向,立足服務澳門民生,加強與澳門市政署等方面合作,2023年1月起創新推出供澳冰鮮水產品“三聯三同”監管模式。海關緊密與企業聯通,加強與地方聯動,深化與澳門食品安全合作,將出口環節監督抽檢作業,前移至原料養殖和生產加工過程,以同一企業、同一批原料、同一生產線生產的產品作為批次監管單元,綜合企業核查、風險監測等生產全過程多項要素,實施綜合評定,實現風險可控下的快速驗放。目前,該模式已推廣到全省,產品范圍拓展至冰鮮及冷凍水產品,并納入智慧海關相關業務應用場景建設,進一步拓展業務改革成效。自新模式實施以來,企業出口申報前監管申請批次減少99%,海關查檢作業時效提升近58%,已惠及9家水產品養殖加工企業、5000余噸冰鮮水產品供澳門。
“三聯三同”監管模式,是在海關總署領導下,在廣東分署大力支持下,拱北海關推進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深化與澳門相關部門合作,開展業務改革的創新成果之一。目前拱北海關已與澳門相關部門簽署合作文件15份,合作協議分別涉及澳門海關、澳門市政署、澳門衛生局等多個部門,覆蓋口岸通關、衛生檢疫、食品安全、動植物檢疫、技術合作等5大領域,目的在于全力推動各類跨境便利化措施落地,保障兩地公共安全、生態安全、動植物安全和產品安全,服務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促進澳門保持長期繁榮穩定。
在優化供澳鮮活農食產品監管模式方面,拱北海關還創新實施供澳食用水生動物“檢疫前推,合作監管”、供澳水果“企業集中申報+海關安全風險監測+屬地、口岸海關協同監管”、供澳蔬菜“屬地綜合評定、口岸集中申報”監管模式等等。同時,為了保障供澳綠色“生命線”高效順暢,拱北海關持續優化通關流程,量身定制通關模式,實施“綠色通道”、24小時預約報關等便利措施,在口岸環節推進檢疫查驗即到即檢、即驗即放。
根據市場預測,12月份到春節期間,供澳的鮮活產品會有一定增長,海關將與企業、與其他相關部門一道,攜手澳門方面,保障好澳門居民“菜籃子”安全穩定供應,為服務澳門民生竭盡全力做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