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灣區時代澳門問題,焦慮的澳門遇哪些難題?
參考:粵港澳大灣區??時間:2019-02-28
大灣區時代下澳門的焦慮感思考,澳門如何在博彩業和房地產業之外獲得發展,借港粵澳大灣區規劃的契機,澳門該如何破局呢?澳門是應當充當“文化交流使者”、大推廣澳門作為世界旅游休閑中心……還是怎樣。2月20日,當港粵澳大灣區規劃新鮮出爐之后,在一片喧囂聲中,香港、廣州、深圳等城市,顯得鋒芒畢露,誰最有資格成為班長?但是澳門卻有點隱身的意思。
在大灣區時代,對小而人口多、高度依賴博彩業、房地產與博彩業榮辱與共的澳門來說,澳門大學教授、作家林玉鳳認為澳門還沒有找到很好的定位和發展路徑”。
澳門自從1999年回歸以來,十余年來,在澳門半島和仔島之間,通過不斷填海造陸,澳門從19世紀土地面積不超過11平方公里,擴大到今天的32.8平方公里。澳門,賭城養育著在澳生活的許多人,2008年至2018年十年間,澳門博彩收入復合年增長率有10.78%,而2018年,澳門幸運博彩毛收入就有3028億澳門元;即便如此,這片土地依舊狹窄,澳門地小而人口多,澳門住房成為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居高不下的澳門房價、房屋租金,更使得十多萬通過勞務輸入來的外來人員無法承擔,就連澳門本地的工薪階層,也未能幸免。
大灣區時代下澳門的焦慮感,澳門有哪些新問題?
“澳門的產業比較單一,一般以賭博和房地產為支撐,而且其并沒有一個金融市場,也沒有香港這樣與國際對接的英美法系的法律系統。澳門扮演的也只是休閑娛樂中心這樣的角色”, 香港資本市場知名人士黃立沖亦強調。
澳門大的商業購物中心也無法做到香港的那個級別,澳門適合做一些提供基本生活消費類的商業服務業,以及服務于旅游博彩業的相關服務業。香港商界人士如是談到。相較于澳門,大陸游客和香港人,以及其他國家來澳門的游客,更傾向于到香港購物。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談到,“澳門的人口、面積和經濟總量都比較小,是一個微型經濟體,其產業結構又高度依賴博彩、會展、旅游等行業,其他行業的發展空間不大,導致其在大灣區的產業規劃中的存在感不強”。
如何借港粵澳大灣區規劃的契機破局呢?澳門充當“文化交流使者”、大推廣澳門作為世界旅游休閑中心……澳門的焦慮感重重,作為港粵澳大灣區中的一環,澳門獨特的歷史人文特點,尤其是與葡語國家的聯系,以及非常發達的博彩、旅游、會展業,澳門在大灣區建設中的地位不能忽略。借港粵澳大灣區規劃的契機,澳門該如何破局呢?我們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