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物流倉儲遇挑戰:本港地少價高,港倉或向灣區轉移
參考:華聲晨報??時間:2018-07-01
香港物流業一直是香港重要的招牌,但香港土地長期供不應求又寸土寸金,在香港民主和環保主義的大旗下,香港物流倉儲業在這場新發展的爭議中,又不得不讓步于民用住宅和商業用地。香港地少價高,香港正逐漸縮小倉庫用地,以填補供不應求的住宅區和商業樓用地;在本港外圍,在大灣區背景下,當深圳也成為自由貿易港,其低于香港的倉儲、人力成本等將取代香港倉庫成為更好的選擇?,F在看來,香港物流倉儲業將面臨來自本港內部和外部的雙重挑戰!為降低香港物流倉儲成本,企業是否傾向于將香港倉庫向粵港灣區腹地搬遷?相比較而言珠三角城市的倉庫管理水平及比香港低廉的房價和倉租,而內地海關跨境清關手續正日漸簡化。香港物流倉儲業將面臨來內外雙重挑戰,香港物流倉儲業未來該何去何從?
近日《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深圳港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將深圳港打造成為綠色智慧的全球樞紐港,與香港港共建國際航運中心”的發展目標,利用3 年左右時間,夯實港航基礎設施,完善集疏運體系,推進港口綠色化、智慧化,加快航運服務業集聚,到2020 年底初步建立自由貿易港。這對香港物流倉儲業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
香港自由港模式近幾年不斷被學習,加上為響應《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深圳2020年底將初步建立自由貿易港規劃的提出,加上之前的海南自貿區規劃,廣州南沙自貿區、深圳前海自貿區、珠海橫琴自貿區等,香港自由港模式成為多方追棒和學習的對象。而在大灣區背景下,一河之隔的深圳無議是香港最先受到沖擊的地方,當深圳也成為自由貿易港,其低于香港的倉儲、人力成本等有利因素將成為香港倉庫的更優選擇。香港物流倉儲業將首先面臨挑戰。
面對本港外部粵港澳灣區以及周邊經濟體的層層壓力,香港倉儲業可否在本港內部拓土擴張呢?而現實面前,多少有點讓香港物流倉儲從業者感到創失望,來自網絡數據顯示:香港土地長期供不應求,倉庫成了擠壓對象。香港房屋又高又密,住宅區和商業樓長期供不應求,租金高居不下?;蛟S大家都會有疑問:在香港11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400余平方公里是郊野公園,就不能拿出小部分給居民做居屋或者緩解商用樓供不應求的態勢?答案是:難!香港特區政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只要一涉及動用土地,總會遭到一些團體及環保人士激烈的反對,覓地建屋更是處處碰壁。
面對來自本港內部用地的壓力,香港倉儲業處境堪憂,所以未來香港倉庫的用地將會被進一步蠶食,香港正逐漸縮小倉庫用地,以填補供不應求的住宅區和商業樓用地。這對香港物流倉儲業來說,就是在原本用地非常短缺的情況下再度縮減,倉租再上一個臺階將成為必然事件!而粵港澳大灣區,不光是深圳,廣州、東莞、澳門、珠海、中山等粵港澳灣區在合作發展的同時,也會面臨互相之間的競爭和搶奪市場,也會給香港物流倉儲業帶來新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