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珠澳大橋主體合龍完成,珠澳大橋建設與通航怎么平衡?
參考:金羊網,央廣網??時間:2016-06-29
港珠澳大橋(英語: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葡萄牙語:Ponte Hong Kong-Zhuhai-Macau)是一座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以公路橋的形式連接香港、珠海及澳門的大型跨海通道。
從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獲悉,6月28日晚上11點45分,隨著兩臺橋面吊機緩慢提升,港珠澳大橋橋梁工程CB04標最后一個中跨鋼箱梁進入江海直達船航道橋合龍口。經過1個小時的努力,今天0點45分,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宣告成功合龍。
從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獲悉,6月28日晚上11點45分,隨著兩臺橋面吊機緩慢提升,港珠澳大橋橋梁工程CB04標最后一個中跨鋼箱梁進入江海直達船航道橋合龍口。經過1個小時的努力,今天0點45分,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宣告成功合龍。
據了解,港珠澳大橋總長55公里,是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包括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以及香港、珠海、澳門三地口岸和連接線。其中,主體工程由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和長達22.9公里的橋梁工程組成,隧道兩端建有東、西兩個人工島。
而本次合龍的主體橋梁工程包括3座通航孔橋(九洲航道橋、江海直達船航道橋、青州航道橋)及深、淺水區非通航孔橋。深水區非通航孔橋采用110米跨徑整幅整墩鋼箱連續梁橋,淺水區非通航孔橋則采用85米跨徑鋼混組合梁。
記者從港珠澳大橋管理局了解到,大橋主體工程建設正有序推進。目前,島隧工程已沉放27節管節,已建隧道總長超過4700米,超過總長度的80%。橋梁工程合龍后,橋面鋪裝、交通工程等后續施工將全面展開。
如今的伶仃洋上,青州航道橋“中國結”熠熠生輝,江海直達船航道橋“海豚”塔栩栩如生,九洲航道橋“風帆”塔揚帆矗立。
港珠澳大橋建設與通航怎么平衡?
珠江口水域是我國船舶交通最繁忙的黃金水域之一,建設港珠澳大橋,就要在這個高密度通航的水域施工,整個珠江口只留伶仃航道和青洲航道可通航,穿梭于粵港澳及多個島嶼之間的高速客船每天有約500個航班。如何在保障建設安全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對華南水域大動脈的影響。
如果封航,廣州港珠澳大橋海事處處長鐘錫泉的話來說,封航鐵定影響全省經濟,一天就會導致港口癱瘓。如何平衡這成了管轄該水域的廣州、珠海、深圳海事部門的重任之一。
廣州海事局選擇在珠江口遠離岸邊18公里、距離港珠澳大橋西人工島400米之處,布設經過改造的躉船1550號,成立全國唯一的海上海事處,“貼身”守護港珠澳大橋的建設。
港珠澳大橋簡介
港珠澳大橋(英語: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葡萄牙語:Ponte Hong Kong-Zhuhai-Macau)是一座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的巨大橋梁,港珠澳大橋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以公路橋的形式連接香港、珠海及澳門的大型跨海通道。設計時速每小時100-120公里,路線總長為55公里。
港珠澳大橋,屬于G94珠三角環線高速的一部分,港珠澳大橋的起點是香港大嶼山國際機場附近,經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后分成Y字形,一端連接珠海,止于珠海洪灣,一端連接澳門口岸人工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