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港澳灣區物流業迎人工智能發展機遇
參考:前瞻網,物流與采購??時間:2018-08-29
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粵港澳物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2017中國智慧物流大數據發展報告》提出,基于物聯網大數據的智慧物流將成為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而人工智能在物流中應用更被認為是智慧物流的重要發展方向。
香港、澳門、廣州和深圳四大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占全世界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的近34%,是世界上人流與物流非常集中的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囊括了全國最重要的幾大客運與貨運港口,港口智能化通關和識別將成為人工智能產業一大應用場景,物流行業將有可能成為最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之一。深圳、香港、澳門有很好的物流場景,但物流僅占深圳GDP的10%,占廣州的5.65%,占香港的6.98%,而全世界平均是12%。如此比較,粵港澳大灣區的物流有巨大的空間。
伴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名詞的持續火熱,物流行業面臨著新的機遇,物流人工智能場景的出現呼之欲出。據統計,2016年同城貨運市場規模達1萬億,僅一年之間,2017年同城貨運市場規模就已攀升至1.5 萬億元,實現50%增長。物流作為一個復合型服務產業,以基礎姿態支撐著醫藥、金融、零售、餐飲、生鮮、上門等服務行業。但物流業在體量不斷增大的同時,物流在自身的發展和新的用戶體驗場景中遇到麻煩,物流人工智能場景的出現可謂萬眾期待。
大灣區人工智能最新進展:港澳簽下阿里巴巴合作,人工智能工程院粵港澳大灣區總部落戶廣州。在大灣區內地,各城市紛紛開始了對人工智能產業的建設。
在粵港澳大灣區幾大城市中,香港、澳門均獲得阿里巴巴在城市建設中的助力。
香港目前正在加速培育一批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特別是在金融、智慧城市、生物醫藥三個應用領域。2018年5月,香港科技園與阿里巴巴、商湯科技等企業聯合推出了人工智能實驗室(AI Lab),以集中力量發展人工智能產業。
阿里巴巴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構建智慧城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應用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在交通管理、旅游、醫療服務、城市綜合管理、人才培訓等方面展開合作,為澳門構建城市治理的人工智能中樞,助力澳門發展智慧城市。
人工智能工程院粵港澳大灣區總部落戶廣州
廣州,2018年5月,創新工場AI工程院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創新奇智(廣州)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戶,同時雙方合作設立目標規模為25億元人民幣的創新工場智能投資基金。人工智能工程院粵港澳大灣區總部落地廣州后,將以“人工智能賦能商業價值”為使命,構建完整的人工智能生態圈。
人工智能產業在大灣區內部仍處于發展初期,雖然當前呈現出優質資源分布不均、產業水平懸殊的特點,但在“9+2”分工合作、協調發展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將不僅為香港、澳門、深圳、廣州的經濟再添“紅利”,也將惠及其他城市的高端制造等產業帶、以及灣區內外的要素流通,人工智能產業也必將給物流業帶來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