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在粵港澳灣區有哪些物流交通建設(番外篇)
參考:粵港澳交通??時間:2018-09-04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黃成造日前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采訪團表示,“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廣東以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港口群為主要目標,提出了構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貨運物流網絡的構想,主動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開展了多項工作。”
廣東作為對外貿易大省和海運大省,進出口貿易總額占全國的29.4%,擁有五個億噸大港,廣東外貿進出口貨物的90%通過港口運輸,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貨進口的95%通過港口完成,尤其是珠江口灣區,集結了廣州、深圳、珠海、中山、東莞等眾多大型和中小港口,年貨物吞吐量超過10億噸;連同香港在內,珠江口灣區的集裝箱吞吐量超過7000萬標準箱,是全球港口最密集、航運最繁忙的區域;而廣東粵東、粵西港口群以大宗散貨、臨港產業為主,貨物吞吐量約占全省6%和14%,發展潛力巨大。廣東省沿海港口開通國際集裝班輪航線近300條,
廣東作為對外貿易大省和海運大省,進出口貿易總額占全國的29.4%,擁有五個億噸大港,廣東外貿進出口貨物的90%通過港口運輸,能源、原材料等大宗散貨進口的95%通過港口完成,尤其是珠江口灣區,集結了廣州、深圳、珠海、中山、東莞等眾多大型和中小港口,年貨物吞吐量超過10億噸;連同香港在內,珠江口灣區的集裝箱吞吐量超過7000萬標準箱,是全球港口最密集、航運最繁忙的區域;而廣東粵東、粵西港口群以大宗散貨、臨港產業為主,貨物吞吐量約占全省6%和14%,發展潛力巨大。廣東省沿海港口開通國際集裝班輪航線近300條,
在粵港澳大灣區物流交通建設方面,廣東省共開通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近300條,通達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個港口;陸運上已開通了深圳至河內的國際道路貨運線路,經廣西與東盟國家的陸路運輸服務已經開通運營;鐵路運輸方面,已建成黎湛、京廣、京九、沿海、貴廣、南廣等橫穿東西、縱貫南北的鐵路大通道。
航空運輸方面,擁有全國三大樞紐機場之一的廣州白云機場和大型骨干機場之一的深圳機場,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珠三角也已經擁有世界上客貨吞吐能力最大的空港群;多式聯運方面,隨著廣東到湛江、南寧鐵路建設,珠三角核心地區與東盟直接的鐵路運輸能力得到增強,并通過國家鐵路網,經中部地區、西南地區與西北地區和歐亞大陸橋的鐵路相連接。
“粵港澳大灣區綜合交通基礎設施正進一步完善。”黃成造介紹,5條珠三角跨江公路通道中,虎門大橋已建成;港珠澳大橋、虎門二橋和深中通道已開工建設,其中港珠澳大橋將在2017年具備通車條件擇機通車,虎門二橋計劃2019年完工;深茂公鐵兩用大橋已明確按鐵路橋建設,正在加緊推進前期工作。
在港航方面,廣東省正推進實施珠江門戶戰略,完善珠三角高等級航道網絡。推進廣州港、珠海港、深圳港深水碼頭和廣州港出海航道拓寬工程等項目,以及西江、北江等13個航道擴能升級項目建設,南沙疏港鐵路已開工建設。
“道路通,則百業興”。黃成造說,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腹地的廣東,不斷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使綜合運輸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對外交通網絡已基本形成。
“道路通,則百業興”。黃成造說,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腹地的廣東,不斷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使綜合運輸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對外交通網絡已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