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沙方案》支持大灣區急需藥品便利通關
參考:南方日報??時間:2022-10-11
-
在國務院印發《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簡稱《南沙方案》)3個月之際,海關總署于9月20日出臺《海關總署支持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若干措施》。廣州海關“支持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專題新聞發布會提出擴大“灣區一港通”模式試點、支持大灣區急需藥品便利通關
廣州南沙支持大灣區急需藥品便利通關
今年1月1日RCEP實施首日,沙多瑪(廣州)化學有限公司在南沙海關的幫扶指導下順利通過“經核準出口商”認定。今年前9月,經南沙海關認定的經核準出口商共8家,經核準出口商共自主開具RCEP原產地聲明137份,貨值7286萬元;經南沙進出口RCEP成員國貨物達538億元,占南沙進出口貿易比重達35%。
廣州海關支持南沙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助力企業享惠。支持構建綜合服務體系,持續加強技術性貿易措施精準服務能力建設,推動建設技術性貿易措施粵港澳大灣區研究評議基地。支持全球人道主義倉庫和樞紐建設運作,支持南沙探索舉辦國際重要論壇和展會活動。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南沙方案》提出“打造規則銜接機制對接高地”。針對三地規則銜接,廣州海關支持在南沙試點對農產品、食品以外的部分法檢商品檢驗實施采信。將符合條件且已在港澳上市藥品中屬于特殊物品的,納入低風險管理,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急需藥品、醫療器械便利通關。推動與香港電子證書合作安排落地,對內地供港禽肉、豬肉等肉類產品獸醫衛生證書實施電子證書數據傳輸。
“下一步,廣州海關將按照海關總署的工作部署,緊密對接地方政府和企業需要,著眼南沙長遠創新發展,不斷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全力支持廣州南沙深化粵港澳全面合作,建設重大戰略性平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更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陳針說。
擴大“灣區一港通”模式試點
9月15日,85個裝有空調機、微波爐、電飯煲等出口小家電的集裝箱采用“灣區一港通”模式,在佛山順德北滘碼頭辦理通關手續后,通過駁船運至廣州南沙港,直接裝上國際貨輪運往意大利、希臘、荷蘭等國家。相較于傳統的水水聯運、國際中轉等通關模式,整個貨物通關周期減少3天以上。
暢通道、興貿易。廣州海關擴大“灣區一港通”模式試點,在符合條件的港口深入推進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海運中轉集拼業務。優化粵港澳大灣區機場共享國際貨運中心(南沙)運作,支持貨物在南沙口岸“一站式”辦理通關查驗手續后,便捷快速運至機場出口。
廣州海關積極支持南沙中歐班列業務拓展,加強鐵路與內陸、內河、海運貿易通道對接,提升南沙港區集疏運和臨港產業發展水平,推動南沙“海陸空鐵”立體貿易物流樞紐網絡通向全球。目前,南沙港鐵路已開通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內陸腹地海鐵聯運班列35條,海鐵聯運量累計突破5.8萬標準集裝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