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澳車北上""港車北上"政策深入實施,港澳居民跨境通行持續釋放活力。據拱北海關最新統計,截至2024年7月,港澳單牌車備案總量已突破15萬宗,其中澳門單牌車累計備案44868宗,香港單牌車達107387宗,單月備案峰值分別達3709宗和8264宗,折射出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加速成型。
政策紅利激發跨境新需求
自2023年1月澳門單牌車政策落地、同年7月香港單牌車政策接續實施以來,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北上的港澳車輛呈爆發式增長。政策允許備案車輛免辦粵港澳三地車牌,通過"一站式"通關系統實現快速驗放,單次通關時間壓縮至30秒以內。
澳門車主李先生親身體驗后表示:"海關備案全程網辦效率驚人,從提交資料到完成備案僅需1小時,電子車卡自動綁定后,每次過關都像走快速通道。"這種便捷體驗正吸引越來越多港澳居民選擇自駕北上,推動大灣區周末游、跨境購物等消費熱潮。
海關智慧服務破解通關堵點
面對日均超500宗的備案申請,拱北海關創新推出"一次辦結"機制。據閘口海關車輛管理科科長趙仕惠介紹,該關通過數據互聯打通港澳交管部門信息壁壘,車主在線提交身份證明、車輛登記等材料后,系統自動核驗生成電子車卡,業務辦理時效較傳統模式提升25%。
技術賦能下,海關同步建立"申報-備案-通關"全鏈條數字化監管體系。每輛備案車輛均配備專屬電子標識,口岸智能閘機可自動識別車輛信息,結合"北斗+RFID"定位技術,實現跨境車輛軌跡全程可溯,既保障通關效率又嚴守安全底線。
灣區融合催生"雙城生活"范式
隨著港澳單牌車常態化通行,珠海、中山等珠江西岸城市涌現出"港澳候鳥族"。據統計,目前每周經港珠澳大橋往返的港澳居民超10萬人次,帶動珠海商圈、文旅項目客流量同比增長45%。中山某跨境社區開發商透露,近三月港澳業主看房量激增3倍,配套粵港澳醫療、教育資源的樓盤最受青睞。
行業分析師指出,港澳車輛"北上自由行"不僅促進消費回流,更推動人才、技術等要素跨域流動。據測算,該政策每年可為港澳車主節省跨境交通成本超2億港元,同時拉動大灣區餐飲、零售等行業增收超15億元。
據悉,海關正研發"灣區通"APP二期功能,計劃新增跨境保險購買、充電樁預約等民生服務。未來隨著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深中通道等基建項目投用,粵港澳"雙向奔赴"將開啟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