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穗港澳進入人才、技術互動新階段
參考:南方日報??時間:2018-10-03
早上8時許,香港青年列家誠帶著自己思考了一夜的項目改進方案坐上了香港至廣州的高鐵。兩個小時后,他到達南沙“創匯谷”粵港澳青年文創社區,與創業團隊成員展開一場“頭腦風暴”。
列家誠和南沙的結緣源自于2017年的“創匯谷杯”南沙新區第二屆青年創新創業大賽,這屆比賽吸引230多個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創團隊,其中80多個來自港澳。“思蓓飛躍”以成長組第二名的好成績簽約入駐“創匯谷”。
“當時就拿到了5萬元獎金,讓我們創業團隊士氣大振。”作為“北上”香港創業團隊,“思蓓飛躍”在線教育系統目前已經擁有10萬學生,并在南沙挖到了“第一桶金”。列家誠只是當前港澳青年“北上”創新創業大軍的一個縮影。
與上世紀90年代來內地投資的香港企業家不一樣,現在活躍在珠三角的港澳青年大多擁有高學歷,年齡結構偏于年輕化,他們的“北上”給珠三角帶來了聞名全球的港澳服務和前沿技術。
2014年3月,香港科技大學與廣州市政府簽署協議,霍英東研究院與南沙新區聯合建設粵港科技成果轉化示范中心,通過科技成果產業化和企業技術服務促進地方產業和經濟加速發展。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50位香港科大知名教授依托研究院,在國內參與科研或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香港青年專家呂冬博士和他的創新團隊北上南沙時間已有7年。目前已經和無人設備企業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專門為無人船、無人機等產品提供超輕高強材料生產。
“我們希望南沙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先進材料研發部打造成一個全新的技術轉移平臺,讓香港的科技資源與內地更加緊密合作,結出成果。”呂冬博士期盼道。
人才是第一資源,在灣區經濟發展中也不例外。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港澳青年北上創業利好消息不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8月16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9月1日正式實施《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辦法》,領取居住證的港澳臺居民,可在居住地享受勞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等基本公共服務。“這大大方便我們這些大灣區‘候鳥’,也將吸引更多港澳人士到內地就業創業。”列家誠說。
“這里的基礎配套設施很完善,環境也很好。”來自香港黃晨霞在暑期來到香江云科技的運營部實習。在她的就業規劃當中,南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慮。“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出臺,未來南沙和港澳之間的交流將會越來越多,我和我的很多朋友都有意愿來內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