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灣區的珠海:橫琴、港珠澳大橋、生態成發展焦點
參考:金羊網-新快報??時間:2019-03-13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全面推進,珠海又迎來黃金發展機遇期,珠海將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新引擎。珠海作為重要的口岸城市,設有拱北、九洲港、珠海港、萬山、橫琴、斗門、灣仔、珠澳跨境工業區等8個國家一類口岸,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
港珠澳大橋通車以來,珠海口岸珠澳通道在全國率先實施“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查驗模式,推動通關便利快捷,吸引了不少旅客前來體驗。港珠澳大橋的通車,也為珠海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簡稱《規劃綱要》)提出,要更好發揮港珠澳大橋作用,提高珠江西岸地區發展水平,促進東西兩岸協同發展。
《規劃綱要》提出,支持珠海等城市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形成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具有競爭力的重要節點城市。位于廣東省珠江口西南部的珠海全市下轄香洲、斗門、金灣3個行政區,設有橫琴、高新、保稅、高欄、萬山5個經濟功能區。未來,珠海該如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國人大代表、珠海市市長姚奕生表示,珠海要融入大灣區建設,未來將重點做好橫琴、港珠澳大橋、生態三篇文章。
姚奕生表示,在橫琴自貿區開發建設上,匯聚全市之力,竭盡珠海所能,營造澳人澳企愿意來、適合來的發展環境,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同時將研究橫琴與澳門GDP和稅收共享分成的政策安排,年底前完成橫琴口岸旅檢大廳、青茂口岸建設,探索合作建設集居住、教育、醫療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民生項目。
《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推進珠海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示范,支持橫琴與珠海保稅區、洪灣片區聯動發展,加快推進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和粵澳合作產業園等重大合作項目建設。
生態建設方面,姚奕生透露,將實行最嚴格生態保護制度,把橫琴島及北部一體化區域、西部生態新區等珠澳合作空間預留好,同時攜手港澳開展水污染聯防聯控聯治。
“做好港珠澳大橋的文章,將充分發揮大橋綜合效益,融入大灣區一小時交通圈。”姚奕生說,在交通對接上,爭取把廣珠澳高鐵、廣州地鐵18號線珠澳延長線納入大灣區相關規劃、盡快實施,爭取盡早啟動伶仃洋深珠通道前期工作,早日開工建設黃茅海大橋。
互聯互通方面,將重點做好珠澳城際軌道交通的銜接。據介紹,珠澳城際軌道交通有南北兩個通道。北通道,是通過廣州城際的珠海站,與澳門進行銜接;南通道計劃通過廣州城際延長線橫琴站進行銜接。
推進交通重要節點建設上,加快九洲港口岸重建、灣仔口岸遷建、拱北口岸改造,完成青茂口岸、橫琴口岸旅檢大廳建設。同時有序鋪開新區新城建設,出臺橫琴、保稅區、洪灣片區一體化發展規劃,橫琴隧道建成通車。
去年4月,珠海出臺了《關于實施“珠海英才計劃”加快集聚新時代創新創業人才的若干措施(試行)》,未來5年,市財政平均每年在人才方面投入超過10億元,加上各區疊加的人才經費支持,珠海市區兩級財政每年為人才花錢將突破25億元。此外,圍繞珠海市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給予新引進創新創業團隊資助最高1億元。珠海正努力建設成為國際創新人才高地,集聚創新人才的“強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