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澳臺人才獲粵港澳灣區個稅優惠補貼政策
參考:央視財經,羊城晚報??時間:2019-06-25
廣東省財政廳了解到,《關于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正式印發。明確對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補貼15%的個稅稅負差額補貼標準。
《通知》明確,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在珠三角九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超過其按應納稅所得額的15%計算的稅額部分,由珠三角九市人民政府給予財政補貼,該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
同時,《通知》還提到,將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經營所得及入選人才工程或人才項目獲得的補貼性所得納入差額補貼的個人所得范圍,鼓勵外籍人才到大灣區工作創造價值,同時支持外籍青年來大灣區創業就業。補貼根據個人所得項目,按照分項計算(綜合所得進行綜合計算)、合并補貼的方式進行,每年補貼一次。
財政廳表示,申報人應當具備以下基本條件:第一,香港、澳門永久性居民,取得香港入境計劃(優才、專業人士及企業家)的香港居民,臺灣地區居民,外國國籍人士,或取得國外長期居留權的回國留學人員和海外華僑;第二,在珠三角九市工作,且在此依法納稅;第三,遵守法律法規、科研倫理和科研誠信。
《通知》試行一年。在總結評估實施情況的基礎上,一年后視情況予以修訂。
相關新聞:
6月21日上午,以“創新灣區金融,助力改革開放”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簡稱“金交會”)在廣州•琶洲正式開幕,吸引了包括風投、銀行、基金、證券、互聯網金融等金融行業的300多家機構參展。本屆金交會首次設立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展區、金融文化展區、金融精準扶貧成果展區、金融科技體驗區等特色展區,進一步展現廣州、廣東以及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改革創新發展的成果。歷經七年,金交會已成為集中檢閱廣東、廣州金融改革創新、科學發展成就的重要時間節點和平臺。
6月22日,2019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廣州峰會正式開幕,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在大灣區框架下,三地11個城市可以通過錯位發展、相互借力,進一步提高資源優化配置的水平。珠三角地區是制造業中心,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制造業的轉型必然會為香港金融中心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服務對象,這是兩全其美的好事。而對澳門來說,服務業發展水平較高,在很大程度上也與內地制造業的發展形成互補關系。
相關新聞:
6月21日上午,以“創新灣區金融,助力改革開放”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簡稱“金交會”)在廣州•琶洲正式開幕,吸引了包括風投、銀行、基金、證券、互聯網金融等金融行業的300多家機構參展。本屆金交會首次設立了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展區、金融文化展區、金融精準扶貧成果展區、金融科技體驗區等特色展區,進一步展現廣州、廣東以及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改革創新發展的成果。歷經七年,金交會已成為集中檢閱廣東、廣州金融改革創新、科學發展成就的重要時間節點和平臺。
6月22日,2019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廣州峰會正式開幕,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在大灣區框架下,三地11個城市可以通過錯位發展、相互借力,進一步提高資源優化配置的水平。珠三角地區是制造業中心,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制造業的轉型必然會為香港金融中心的發展帶來更多的服務對象,這是兩全其美的好事。而對澳門來說,服務業發展水平較高,在很大程度上也與內地制造業的發展形成互補關系。